全文
  • 全文
  • 标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宣传教育 > 方志宣传
“志”存今古风骚 “浙”里风景独好
2025-08-19【打印】

  8月13日,“2025上海书展”正式开幕。同期,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江苏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浙江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安徽省地方志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方志长河·遇鉴江南”长三角方志文化周首次亮相上海书展。 

  8月16日,“长三角方志文化周”迎来“浙江日”。 

  雅集有趣 简志求新 

  9点30分,“浙志雅集”系列文化丛书分享会召开。浙江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袁新国,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执行总编陈丽霞,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姜复生先后致辞。责任编辑张晶晶和作者代表王彬竹分享丛书的出版和创作历程。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陈野研究员点评。 

  “浙志雅集”系列是浙江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携手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推出的方志文化普及项目,丛书以“小切口”探照“大历史”,聚焦“食饮”“非遗”“风俗”“商贸”“奇人”“名胜”“驿舍”七个具有浙江地方特色的文化主题,以人文的温度、科普的深度、通俗的表达,唤醒沉睡于典籍中的方志文字。 

  分享会最后,浙江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向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赠送《浙志雅集》。

  11点30分,《宁波简志》分享会举行。宁波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邢孟军、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副总编辑李彦岑先后分享《宁波简志》的编纂和出版故事。《宁波简志》是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编纂《宁波简要志》550余年来的首部宁波简志,以极简之体例极简之文字,讲述宁波的前世今生,彰显宁波的历史厚实、成就厚实、人文厚实。 

  山水寄情 心安吾乡 

  10点30分,陈野研究员带来《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人文寄寓》主题讲座。作为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她以深厚的学养,引领听众穿越千年丹青,解读积淀丰厚的山水文化,探寻岩壑林泉之间凝聚着的深重的历史烟云、沧桑印迹。 

  14点,《富春江地理志》分享会举行。该书是书写流域文化的创新典范,开创性地采用“地理志与非虚拟写作”的跨界范式,实现了“史笔与诗心”的完美融合。本书作者、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陆春祥分享创作心路。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作协理事伍斌,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研究员潘捷军分别从文学评论的专业视角和地方志文化深厚的学术研究背景出发,与作者对谈,同赏富春山水之灵韵,共话方志文化之传承。 

  15点,《心安吾乡:杭州乡村记忆》分享会温情呈现。该系列是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最忆杭州”丛书最新成果,一套四册,择取杭州市行政区划内30余个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村落,记录乡土文明,传承乡村历史,以期留住“正在消失的乡愁”。杭州出版社编辑邓景鸿和作者柴惠琴分享丛书的策划和创作历程,带读者品味浙江的乡村文化,为消逝中的乡村风貌留存记忆,唤起听众心底的乡愁共鸣。 

  读书是福 拓印流芳 

  上午,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来新夏方志馆带来“读书是福”主题体验活动。“读书是福”是著名方志学家来新夏毕生践行的箴言。馆方提供50枚木质书签,百个“读书是福”冰箱贴,百张“读书是福”的书法拓片,以飨观众。 

  下午,杭州市方志馆带来《西湖全图》《咸淳临安志·皇城图》的免费雕版印刷体验。身着汉服的工作人员,引200余位观众现场感受传统雕版印刷技术的独特魅力,触摸杭州历史长卷中的生动画。现场发放数百个典雅的宋韵主题、黄公望山水主题文件夹,用以收纳拓片。   

  本次“浙江日”带来14枚方志文化章,引爆观众盖章打卡的激情。 

  “浙江日”圆满结束,在这里,有干货满满的学术讲座、感动满满的新书分享、诚意满满的雕版体验、福利满满的文创发放、热情满满的打卡盖章。 

  这是浙江方志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方志文化与大众的一次亲密接触、一场深情对话。

  (来源:浙江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COPYRIGHT © WWW.DIFANGZHI.CN

京ICP备08002157号-7 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国家方志馆)主办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2号

方志中国微信

TOP

导航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