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地方志研究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江津地域文化特色,开展长江自然文化资源梳理工作。
一是在自然生态方面,重点收录江津玉矿脉分布、四面山丹霞地貌与瀑布群等地质景观。二是在历史人文方面,系统梳理灰千岩岩画(年代不晚于青铜时代)、石门大佛寺摩崖造像(中国现存最大的脚踏莲花观音造像)等文化遗产。三是在工程遗产方面,全面收集江津长江公路大桥(全国首座县级主建跨江大桥、长江上首座引进外资修建的大桥)、白沙沱长江大桥(新中国第一座长江铁路大桥)等交通史迹。四是全方位记录长江沿岸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白沙镇、石蟆镇等历史人文风貌。通过文献征集、实地调查、数字采集“三轨并行”的方式,累计整理文字1万余字、图片100余张,构建起涵盖自然生态、历史人文、工程遗迹的长江文化资源库。
这些成果不仅为编纂地方志书提供可靠素材,为申报江津玉地理标志、建设“中国硒玉之城”提供文化助力,更为推动江津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历史支撑。
(来源:“重庆地方志”微信公众号)
导航展开